总体目标:到 2030 年,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,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,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,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,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,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,健康公平基本实现,实现《“健康中国 2030”规划纲要》有关目标。
——摘自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
健康指南
今天,我们就来聊一聊食物保鲜的不同条件。
从营养学角度讲,食品保鲜有三个最核心的条件: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成分。其中温度的良好控制是最基础的保鲜技术。不同种类的食物有不同的温度需求,要保持食物新鲜,就必须根据食物不同温度需求确定储藏温度。我们必须了解各种食品的最适合的保鲜温度,以便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存放,这样食物才能保持长久新鲜和营养不流失。
1. 苹果、梨、西瓜、橘子、草莓等常见水果都可以放进冰箱冷藏保鲜,不能放在太靠内壁的地方,避免发生冻伤,应当放在靠门边的地方。
2. 芒果、荔枝、香蕉、榴莲为代表的热带水果,不适合放冰箱储藏保鲜。
芒果比较怕冷,一旦放进冰箱,没过几天就开始出现黑斑;
荔枝在0℃的环境中放置一天,果皮会变黑、果肉会变味;
香蕉放在12℃以下环境中容易发黑腐烂,甚至引起霉变。
除了热带水果外,柿子等浆果类水果在低温条件下,香味会减退,表皮也会变质。这些水果都不适合靠冰箱冷藏来达到保鲜目的。
1. 青椒、土豆、洋葱、白菜等都可以放进冰箱冷藏保鲜,只是不能和水果放在一起,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能加速蔬菜变蔫变黄。
2. 蔬菜应放在冷藏室下层的抽屉里,或下层靠门的位置。
3. 剩菜剩饭应放在冷藏室上层后壁处,但是更现烧现吃,防止剩菜产生亚硝酸盐,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。
4. 但是有的蔬菜放进冰箱后,不仅得不到保鲜效果,造成细胞破损、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流失,甚至还更容易腐败变质。
豆角放进冰箱保存的话很大程度上影响口感,所以应放在没有阳光的室内保存;
南瓜适宜在10℃以上存放,放在冰箱则很快会变软,还会长毛发粘,失去其持有的风味;
西红柿适宜在10℃以上存放,经低温冷藏后易出现软烂或开裂现象,表面易生黑斑,时间一长则会酸败腐烂。
虽然这些蔬菜放在室温下存放是最好的,但平常家中空气的湿度一般都不是很高,大概在60%左右,这种湿度状况下存储蔬菜是很不利的。
所以,即便不放进冰箱,还是需要用清洁的保鲜袋将它们封好,或者放进密封容器,防止蔬菜的水分流失。
1. 短期内食用的生肉应保存在冷藏室下层,且最好是温度更低的内侧更靠后的地方;暂时不食用的肉类应放入冷冻层。
2. 专门辟出一层空间用来放生肉,不要生熟肉混放,防止生肉当中的病菌污染其他食物。
3. 冷冻肉类、速冻食品等拿出解冻后,不能再放入冰箱二次冷冻,否则易滋生细菌和变质。
因此,大块肉类最好切成小块再冷冻。冻肉、冻鱼等冷冻时由于水分结晶的作用,其细胞便已受到破坏,一经解冻,被破坏了的组织细胞将渗出大量的营养物质,这会成为细菌繁殖的养料。
1. 牛奶一定要避光储藏
牛奶中的维生素B2对光线非常敏感,在灯光下会急速流失。光线还会让牛奶中的脂质氧化,导致维生素A、D、B6、B12等其他营养素慢慢受损。其中,尤以玻璃罐或塑料罐装的牛奶最易受影响。
所以,逛超市买牛奶时,最好挑藏在货架最后排的;牛奶倒在杯子里后,最好在4分钟内喝完;买牛奶时最好选纸盒包装,回家后最好马上放在2℃~6℃的冰箱冷藏室中。
2. 淀粉类主食例如面包、馒头、包子等如需长期保存,应该将其放入冷冻室,不仅可以延长保存期,还可以避免变得干硬。并且放入冷冻室之前,最好能分装到保鲜袋里并封好口。
3. 一些室温下也能暂存,不那么容易放坏,或者立刻要吃掉的食物,比方鸡蛋、奶酪、开封后的饮料、开封后的调味品等可以放在冰箱门或者靠近门口的位置,因为外面开门的部分是温度最高的。
我们需要注意的:
冷藏室不是保险箱
即便放在冷藏室里,绿叶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,
其他蔬菜好一周内吃完,避免营养价值下降。
所以建议大家还是现吃现买,新鲜的食物当然是最好的!
编辑|李佳欣
来源|北京探美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公众号